1632、杨村之战二

这年头粮食多珍贵啊,谁舍得浪费啊。舔的比洗的还干净呢。

秦良玉和儿子、媳妇住在火轮船后的客船里。这里还有一些石柱的文武官员。中军的人也基本在这里。

秦良玉看着窗外荒芜的田野,皱起了眉头。

看来今年打春开始,就是干旱。土地上没有一点绿色。一阵风吹过,掀起一阵阵沙尘。马上要到春耕了。土地这种墒情,恐怕种子也会白白损失掉吧。

嘟嘟嘟!船头再度鸣起了汽笛,而且,船队开始慢慢减速,停了下来。随后,一阵震动船彻底停了。震动把船上的人晃了一下,差点摔倒。

“娘啊,这是下锚了。把船固定在一个位置,我上过海船,见过下锚。应该是前面河道出事了。”张凤仪说道。她没少座蒸汽机船。所以她门清儿。

不到一会,有家丁过来通知。

“秦将军,杨村到了,蒙古科尔沁部的骑兵和步兵比估计的要多,大概骑兵一万三千,还有七千的茂明安部的步兵。他们用铁链把前面码头的船都串联起来,修了浮桥,把运河堵住了。范营长已经到前面去了。”

秦良玉点点头,表示知道了。

“所有人,整备盔甲装备,立刻下船。”秦良玉命令道。

这条船上没有火炮,秦良玉是知道的。如果是炮舰,直接把前面拦住水面的铁链和渡船都轰烂了就可以了。破木板子顺流而下,水路就通了,船队可以直接行使过去就好,根本不用搭理这些蒙古人。

可是,现在不行,只能在这里和蒙古人打一仗。把他们驱散了。然后派人把浮桥拆了。船队才能过去。蒙古人在这里搭建浮桥也是为了保持东西畅通,便于他们的骑兵机动,来回策应。

此时,杨村的最大的一间祠堂内,蒙古科尔沁诸台吉、塔布囊、那颜们正在宴饮。

达尔汉台吉、图梅、孔果尔老人、希讷明安戴青、伊儿都齐、乌克善、哈坦巴图鲁、多尔济、两桑阿尔寨、索诺木、穆寨、巴达里绰诺和、在达席里、达尔洪巴图鲁、色棱、拜斯噶尔、额森、达尔汉卓里克图等台吉十分开高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