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页

李淳风那《推背图》神不神异,李潼了解不多,不敢轻作评论。但即便抛开这些神异,其人于天文历法、术数算经并文史方面造诣匪浅,贡献颇大,这也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
王府诸众特别是李守礼那夸张忘形的模样,大概李仙宗也常常遭遇,所以张嘴便解释家传历法、术数之学并不等同神仙方术。且其祖、父并为太史令,是有着立足实际的家学传承,并不是夸言玄异、卖弄神奇的门风。

但就算李仙宗已经直言解释,想想效果应该不大。毕竟他祖父仍是以方术知名,天文、历法之类的学问,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难以理解:昊天有大道,能以人眼观之而作解读,不是神仙方法又是什么?

甚至就连李潼,老实说都想举手摸摸李仙宗沾一下仙气,兴许就能祛病避祸,就算没效果也没啥损失,倒能得个心安。

因为李仙宗的到来,王府特意准备了一场宴会迎接。与会者除了三王并一众府佐之外,坊间一些权门邻居也都派人前来,甚至神都城池内外道观都派人入王府探望。

武后临朝,虽然大力扶植沙门,但是道教作为李唐国教也长达几十年之久,可谓根深蒂固,于民间影响力仍是极大。

像是神都城内规模最大的宏道观,地在天街东侧修文坊,占尽一坊之地,原是李潼一家旧宅的雍王邸。旧年其亡父李贤立为太子,便将旧宅捐为道观,到如今仍是神都道场之冠,著名的道士如潘师正、郭崇真等人都曾在此布道,甚至就连李仙宗道籍都寄于此。

此前三王出阁,于民间引起的波澜尚小,可是随着神皇特授李仙宗入为雍王府长史,在宗教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恰好时近端午,便有宏道观道官登门主动要为雍王做些祈禳仪式。

且不论玄异与否,李潼其实不太乐意跟宗教人士有什么深入接触。除了容易滋生厌胜鬼祟之外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费钱。

比如这一次宏道观道官登门,反应最激烈还属太妃房氏,直接捐施锦缎近千匹,求为先王厚积阴福。且不说这些祈禳仪式效果如何,反正这个财是实打实的破了。

李潼防得住兄弟败家,没防住娘娘烧钱,心里很不爽,还得笑着吩咐家仆将这些锦缎财货码上车,送去宏道观。

看到账面上财货少了一大截,李潼不免恶意猜度,他奶奶之所以将李仙宗这个宗教人士派来他家,大概就是存念要用这些宗教仪轨消耗掉他家小金库,防着他积攒钱粮、招兵买马。

除了这些噱念以外,李潼大约也把握到他奶奶对于他们兄弟坊居一事的态度了。像他腆着脸请王贺旺担任王府长史,希望能借一借凤阁虎皮吓唬人,这在他奶奶那里是不可以的。

武则天以李仙宗取代王贺旺,基本上也算给他们三王划定了一个日常交谊的范畴:“老老实实搞点方外养生,安心苟着,不要贸贸然冲进时局里来给我添乱子!”

李潼虽然有些不爽王贺旺被替换走了,但也明白他个小奶猫感受如何不重要。

他奶奶百忙之中还肯对他家稍施关注,这已经很难得,大概还是因为他此前对薛怀义劝和不劝离。而且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里,他们兄弟能隐遁方外、求于安生,也的确是为数不多的一条活路。

想到这些,李潼又不得不庆幸,好歹他奶奶还是派了李仙宗来。李淳风这一脉道传相对而言还很正派,搞点天文历法、数学经史研究,要是派几个炼丹道士来,他才抓瞎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