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诸葛孔明

诸葛亮,这一代诸葛家最耀眼的存在,被诸葛玄等人寄予厚望。未及十岁的时候便在几个老仆的照料下加入眀德学院,也是明德书院年龄最小的一个。

但是,虽然年龄最小,但成绩却是最好的一个,六科之中,除了射、御的成绩一般之外,其余礼、乐、书、数四科,就没有当过第二名。

而且,诸葛亮的涉猎也很广泛,很多学子嗤之以鼻的其余百家学说,有很多诸葛亮都进行了一番精研。

可以说,在明德学院的学子们眼中,诸葛亮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。

按理说,就以诸葛亮现在的年纪出仕的话还是早了一些,但是这一次科举来得正是机会。

第一次,总归是会特殊一些的,若是诸葛亮可以在这一次科举之中大发光彩、甚至是干脆得个状元回来,对他未来的仕途必定大有好处。

谷而且,诸葛亮也不愿继续等待下去了,现在的晋军已经有五州之地了,无论在哪一方面,天下第一诸侯都实至名归。

若是他再等上几年,谁知道到时候进军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了!早点出仕,也可以早些参与到天下这个大棋盘之中。乱世之时,才会有无数的风流人物被历史所铭记!

况且,诸葛亮感觉,继续呆在学院之中对他的帮助已经很有限了,他现在要做的,应该是去实践,去验证自己的所学。否则,即便是他学习的再多,也难免有纸上谈兵的嫌疑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主公,如今参加文考的人多已达千人,参加武举者更是文考三倍之数,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!”晋王府之内,荀彧正在向李翔汇报着这一次科举的有关情况。

荀彧这人,确实有翩翩君子之风,虽然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表,荀彧也是这一次科举的反对者之一,但是,对于李翔吩咐下去的事情,却仍然是完成地一丝不苟,丝毫都不掺杂个人情绪在里面。

“定要将这些考生妥善安置,确保科举期间的秩序!”李翔点了点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