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50、借命转生(1/2)

其称东流岛内有一九尾狐,能化为美人模样,名作‘玉藻前’。

这个‘玉藻前’有挑动人心欲望之能,其可使人愿念缠绕而终不能顺遂,愿望最终化为怨望,进而引发种种灾祸……”

僧王善济提及的玉藻前旧事,苏午亦曾听‘鉴真’亲口为他讲述过。

但‘鉴真’乃是与玉藻前真正打过照面的人,他和苏午合力铸就十灭度剑,封押了这个灾级、乃至是劫级的恐怖厉诡,他讲述下的玉藻前,更加贴近真实,亦为诡邪,让人不寒而栗。

而僧王讲述下的玉藻前,虽然有些诡异,但却邪气不足,僧王所言,只能当作故事来听。

那善济在书信最后说道:“玉藻前、五通神皆是集合众生心愿的存在,玉藻前是恶诡,五通神未必就是‘真神’,亦可能是恶诡变化而来。

将此物迎入天威道坛,绝非好事,希望白鹤上人能力劝当时的坛主‘本明’绝断对五通神的奉祀,将之移转出山,定其为邪祀。

若此事不能成,

白鹤上人可取信给他善济,他可以出手帮助。”

苏午眼中神光流转,顿住了言语声,等着鼎灵看完所有线索资料以后,他才说到:“五通神、怨神、玉藻前,会否系出同源?

先有玉藻前,后有‘怨神’,最后有‘五通神’?

三者一脉相承,但又分别是三个各自独立的个体?”

苏午尚且记得——鉴真因看了一眼玉藻前的美貌,就欲念横生,烦恼丝疯狂滋长,最后他将满头长发斩去,那头发竟化作了一个厉诡——‘元兴门之发’!

可见玉藻前本身就有催生演化厉诡的能力,

这‘怨神’很可能是在玉藻前的力量侵蚀下,演化形成的一个厉诡!

‘五通神’的情况又与怨神不同,

它比不得厉诡,但又将厉诡、人、庙系神祇的特性同时兼具在自己一人之身,也是十分邪门。

“我听白鹤上人说过,第七代坛主大师公晚年之时,不知因何缘故,患上了某种怪病,甚为痛楚,他游历闽地,与诸多法脉结交,甚至与道门严令禁止的土教、巫门来往密切,为的就是结合‘百家之长’,整理出遏制自己病势的方法。

在偶然之间,他在凤山脚下一座民间俗庙停留过夜的时候,身上的怪病再次发作。

第七代坛主大师公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

被折磨得满地打滚,

忽然抬头观见那俗庙墙壁上的五通神画像,因而发愿,若五通神真能顺遂人愿,解自身之痛楚,他愿意迎五通神入道坛,享受道观奉祀。

未想到一念发下,下一刻他身上的疼痛就瞬间减弱了。

他因此才将五通神迎入了天威坛。

但将此神迎入坛中以后,他的情况并未好转。

反而每况愈下。

当时他门下有三个弟子,唯有最小的弟子——第八代天威道坛坛主本明对他尽心侍奉,他虽也想多顾念这个弟子,无奈两个师兄势强,照此发展下去,坛主之位必然会从两个师兄之中选出。

然而,

某日两个师兄不知因何起了争执,互相大打出手,立起法坛一比高低。

一番斗法下,

二者竟俱身死。

本明因此才得坛主尊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