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页

对于沈充和庾怿所搞的把戏,朝廷也给予了回应。庾怿招降有功,升迁为黄门侍郎,本来还有封爵之赏,却被其兄庾亮固辞。沈充则因此前有从乱迹象,除车骑将军号,转安东将军,其余待论。

听到这个消息,庾怿自是大喜过望,他本是浊流卑官,如今一跃成为天子近臣,如此大的升迁跨越,着实罕见。虽然没能得到封爵有些遗憾,但也未尝不是好事,他这大功里面本就有猫腻,耐不住深究,暂退一步既避免了物议,又能邀得些许清名。

沈哲子听到对老爹的安排,也是长松了一口气。安东将军品秩虽然低于车骑将军,但沈充的车骑将军号本来就是王敦为谋乱加封的,朝廷作此安排最起码表露了三层意思。

第一以此贬秩表示前罪不论,第二则是放弃了征召沈充入朝的打算,第三则保留了其执掌方镇、都督州郡军事的资格。

当然,单单这个虚号还不足说明什么。沈充最终能够获得什么官位权力,还要看执掌何州郡,持节假节,监、督、都督诸军事,权柄各有不同。

如今兵乱未靖,还没到大肆封赏的时候,沈哲子也不奢望老爹现在就能获得实任官职,只要基调定下了,剩下的只需要仔细钻营运作一番,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变故。

知道了这最重要的消息后,沈哲子悬着的心放下来,识趣的找个借口退出来。

一俟沈哲子离开,年龄最小的庾翼率先开口,扼腕叹息道:“早知王氏如此不堪一击,二兄不该行险去招降沈充。正该让他与王氏一起赴死,一战灭之,如此吴地悉平,一劳永逸!”

庾怿早将招降沈充视为自己平生最得意之事,半点也不容旁人质疑,闻言后只是冷笑:“沈士居赴死,于我家又有何益处?稚恭你年齿尚浅,还看不出我跟沈士居结交的深意。”

被二兄训斥,庾翼略感不忿,郁郁道:“这些貉子只知道据地自守,兴风作浪,绝没有胸怀天下的气量。留下他们,只是让朝廷耽于内耗,绝难上下一心,北复故土!”

“一室不治,何以天下家国?时局动荡不平,你还以为我家真如泰岳一般岿然不动?”庾怿语调益发严厉,不满这个幼弟对时局的迟钝。

“二兄,稚恭他还未任事,见识未免肤浅了些,你也不要着急。”

庾冰见气氛尴尬,连忙开口调停,又说道:“二兄你在吴兴做出的壮举,大兄在建康得知后,也是倍感欣慰。当食不食,反受其殃。只是你起势骤然,大兄那里一时难顾全,失了调和。”

庾怿听到这话,忙不迭问道:“大兄忧虑不知如何安置士居?”

庾冰点了点头:“沈充吴中豪强,若屈于郡治,不只他自己心意难平,也枉费了二兄你舍命相搏。但若掌州,牵涉却又太大。他毕竟是南人,又从事于王敦,而今悖离,各方瞩目下,不好调度。”

“沈士居的为人,我是深知的,值得托付共谋大事。他虽然是南人,但眼下与我已是休戚一体,绝非王氏结恩可比。”庾怿拍着胸口保证沈充信得过,他现在争取为沈充争取更多,未来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好处,因此态度很急切。